引入興趣 學教互動 深化教學質量 ——參加全國“創(chuàng)新杯”說課比賽心得 渭南工業(yè)學校 郭杰 “2014年全國中等職業(yè)學校德育課‘創(chuàng)新杯’說課比賽”(后文簡稱:說課比賽),由中國職業(yè)技術教育學會德育工作委員會主辦,德育教學研究會、高等教育出版社承辦,河南省職業(yè)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、鄭州市科技工業(yè)學校承辦。 2014年11月19日來自全國各相關院校的105位教師相聚在鄭州,個個大顯身手,堂堂精彩演繹,種種媒體融合,聲聲贊美不絕。大家賽出了風格,賽出了亮點,賽出了時代氣息,比賽的結果使我獲得“心理健康”說課比賽三等獎。結果是次要的,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賽使我開闊了視野,增長了見識,深化了職教理念,F(xiàn)將我感受和心得匯報給大家,以便開闊思路,改進教學方法,促進我校教師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。 一、選手教育理念彰顯時代性。參賽教師都比較好的滲透了十八大有關職業(yè)教育的精神,運用了新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,貫徹了職業(yè)教育“做中學,做中教”的理念,充分發(fā)揮學生主體作用。 二、選手個人素質體現(xiàn)魅力性。參賽教師充分展示了較強的個人魅力,他們講課時教態(tài)大方、站姿端正、表情自然、眼神自若、手勢恰當、語速適中、言語精煉準確、語氣具有親和力。 三、選手教學能力突顯綜合性 (一)運用多種教學手段。參賽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運用項目教學、案例教學、工作過程導向等多種教學手段,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,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,變“你要學”,為“我想學”。 (二)豐富課堂教學內容。參賽教師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,合理、有效地將知識內容進行了拓展和延伸,豐富了教學內容,給學生呈現(xiàn)出多樣化的課堂。 1、創(chuàng)造性使用教學資源。參賽教師不再是以本為本、照本宣科,而是能夠普遍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,創(chuàng)設情境,引導學生主動探討、認真分析、相互合作、探究學習,改變了傳統(tǒng)教學“教師一言堂”的弊病,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 2、精心設計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 (1)導課環(huán)節(jié)。參賽教師在設計情境后,適時提出問題,一方面可以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另一方面可以引發(fā)學生思考。 (2)討論環(huán)節(jié)。參賽教師在討論環(huán)節(jié)上,一般設置個體思考、小組討論、組間交流、集體匯報、推舉代表作答等形式,豐富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,使教學形式多樣化,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加強了學生的參與性,提高了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,真正體現(xiàn)了中職教育的“做中學,做中教”的特色。 (3)預設環(huán)節(jié)。參賽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設定教學目標,選取符合學生實際的案例,接近學生生活的鮮活事例,引發(fā)學生共鳴,產(chǎn)生學習興趣,激發(fā)學習動機,較好地完成了教學工作。 (4)總結環(huán)節(jié)。參賽教師打破了“教師總結、學生聆聽”的總結模式,在課程結束后,由學生自我總結,有利于培養(yǎng)學生聚合型思維能力,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,考察學生知識內化程度。 (三)深化多媒體教學 參賽教師普遍采用了多媒體技術上課,將QQ、微信、微博等新媒介引入課堂教學,憑借校園信息化數(shù)字平臺豐富教學,播放視頻或者補充教學相關資料,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。 四、選手個人風采展現(xiàn)團隊性 參賽教師基本制作了精美的ppt匯報材料,采用了flash動畫增強了視覺感官的沖擊度。我所在組別是德育,而非計算機專業(yè)。由此可見,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達到全國說課比賽總決賽的標準,其身后必定有一支強有力的團隊做技術支持。有甚者,在比賽時,一人比賽,眾人服務。如:浙江、上海、廣東等省一般是一個人改稿子,一個人技術服務,一個人后勤服務,一個人攝像或照相。 此次我個人國賽三等獎的獲取,表現(xiàn)出的雖是個人成績,但折射出的是團隊的力量,是學院領導對我比賽的關注,是處室領導對我比賽的支持,是學校同仁對我比賽的指導。單靠我個人的微小力量,是無法完成此次國賽的相關工作。在此,我對一直幫助我、關心我的領導及同事,表示由衷地感謝。
|